您所在的位置: 月亮之都 >> 新闻动态 >> 正文
 


明月处处有 宜春月最明——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

发布时间:2021-09-22   来源:宜春日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9月1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保利剧院举办月亮诗词文化讲座。他引经据典,从东汉时期的《观沧海》,到唐宋诗词《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把酒问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中华诗词中蕴含的美学、追求的家国情怀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与宜春人民共赴一场“诗歌之约”。现场“金句”频出,笑声掌声久久不散。这场娓娓道来的分享,有诗意更有温度,让观众回味无穷,纷纷感叹“中国的古典诗词太有魅力了”。一时间,宜春人的朋友圈被这个点评诗歌一针见血的诗歌男神“刷屏”。

讲座结束后,记者就我市如何进一步挖掘月亮文化、传统文化热、培养阅读习惯等问题对康震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这次来宜春举办讲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康震:据我所知,从2007年开始,每年中秋节前夕,宜春市都会举办月亮文化旅游节,月亮文化已成为宜春的独特标识和城市名片。这次来宜春,就是想和大家分享唐诗宋词里的月亮和月亮文化,希望大家多吟诵诗词、多听讲诗词、多记诵诗词,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演绎宜春之月的华美,让宜春的月亮文化走向世界。

记者:如今,“月亮之都”已成为宜春的一张旅游名片。目前,宜春市提出“打造成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目标定位,您有怎样的建议?

康震:宜春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文化名人众多。我认为,发展当地文化事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宜春的文化名人、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作用,打造特色文化,还要善于学习、引用古往今来已有的传统文化。就拿月亮文化来说,月亮只有一个,咏月的诗词却不胜枚举。如果宜春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关于月亮的诗词大会,多角度多维度唱响宜春的月亮文化,最终将实现“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

记者:很多人看过央视《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您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点评极富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爱古典诗词,但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如何静下心来品读中华古诗词?尤其对于小孩,您有什么建议?

康震:在社会上营造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氛围,要依靠很多方面。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从幼儿园开始引导孩子们热衷传统文化。家长如果时间和经济允许的话,应尽量带孩子们出去旅行。注意,我说的是旅行,不是旅游。唐宋诗词的背后都是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要全社会重视传统、重视文化、重视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古典诗词就会成为一种常态。(记者 徐宝金)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8-2013 WWW.YLZD.NET All Right Reserved
赣ICP备09013743号
主办: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节组委会    制作维护:宜春日报社网络中心